<h1>中国书画网</h1>
首 页
网站简介
历代书画家
近现代名家
当代名家
院士展厅
分类展厅
书画销售
人体艺术
书画知识
联系我们
 
书画知识
+ 国画知识
+ 文房四宝
+ 书法知识
+ 油画知识
+ 书画鉴赏
+ 国画流派
+ 收藏知识
+ 中国书法家协会概况
+ 全国各省市美术家协会介绍
+ 中国美术家协会概况
+ 全国各省市书法家协会介绍
+ 书画百科
参展指南
我要参展
参展须知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中华书画网 >> 书画知识 - 论齐白石山水画鉴赏

论齐白石山水画鉴赏

出自:《大中华书画网》    发表时间:2009/3/6 9:12:00    点击率:4250

◆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风向标、晴雨表
  论及近现代中国绘画,假如让您只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代表,我想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齐白石。
  论及齐白石对近现代中国绘画的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无论是美术史学界的专家,还是画家、收藏家,甚至普通的百姓,齐白石的艺术成就是公认的。齐白石就像一座高峰,就像一把标尺,他的绘画是中国画笔墨情趣的绝对体现,更是中国文人绘画近现代的高峰。他的绘画在走进市场后,更是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晴雨表、风向标。
  曾几何时,中国艺术品市场十年来的发生发展,几乎就是以齐白石的作品为先导的。从嘉德杨永德收藏齐白石作品拍卖专场的滑铁卢到2003年中贸圣佳白石山水册页1650万元的天价成交,齐白石的作品像是一架天平,衡量导引着中国近现代画作的市场走势,也标榜着收藏家与投资人的趣味和取向一直没有离开这位集书法、篆刻、绘画、诗歌为一身的通才、大才。因为他是齐白石,也只有齐白石才会有着如此大的感召力,而这种感召力之大正是基于白石老人艺术创作的伟大。这种伟大是一种至“简”至“朴”、至“拙”至“厚”的,尤其是他的山水画,构图出奇出新,无常法而又合法,貌似平淡的笔调,大气磅礴、纯净明丽。在似与不似之间,把山水灵性的本质,或轻或重、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大开大合中又见细腻、朴素的善良与乐观的坚强。在白石老人的山水画中,每一笔似乎都含着家乡的泥土气息,每一根线条似乎都凝结着大自然的露珠,清新而华滋、深厚而通俗。
  在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所见的齐白石作品中,山水画是最稀罕的。十几年前,我在荣宝斋工作时,随蔡经理走访齐白石之子齐良迟。当时我就问齐老:“白石老人一生创作有多少张画?”,齐良迟说:“老人很勤奋,几十年不曾间断,画过多少画很难统计,在他身体最好的时候(75岁—88岁),也是他创作的最高峰,每天画六到八张”。而这些画中以蔬菜、花卉居多,人物、山水只占老人创作的不到十分之一,而山水画又是老人毕生创作最“惜墨如金”的。从中国艺术品市场诞生这十年的发展历程看,的确印证了齐良迟先生的话,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出现的没有争议的齐白石作品犹以山水画最为珍稀。
  最少的作品是山水画,而用册页形式表现的山水画,只有三套,共二十四开,在以下的章节中,按年代将三册分别冠以《庚午册》(1930年)、《辛未册》(1931年)、《对题册》(约为1931年,因作品无年款,但有启功先生对题,故以名)。
  最高的成交记录是山水画,1650万元人民币(《对题册》)。 最令鉴定家、收藏家头痛,最考验买家水平的还是山水画。
  因为齐白石山水画的可参照物、可比较作品稀少,对投资者、收藏家的综合能力的考验相对也最高。
  基于以上三点,齐白石作品当以山水画的鉴定、投资、收藏最需要实力。那么,白石山水的好处和技术支撑点又在何处呢?笔者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与天下喜爱齐白石作品的人们共同探讨和分享白石老人的奇妙。

◆齐白石山水重写生、以大写意为主
  白石老人曾经在45岁以后,“五出五归”,远游祖国大江南北,在1902年到1909年这八年间,白石老人过黄河、渡长江、抵洞庭、登华山、攀嵩山、上庐山,到达阳朔、桂林、珠江等地,先后跨越河北、江苏、陕西、江西、广西、广东六省,在沿途的游历中,从众多同好中直接学习到石涛、八大、金冬心、罗聘、黄慎、徐渭、陈淳、梅清等大家的真迹,加之名山大川的写生游历,胸中笔墨在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导引下,自然地延伸成为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韵致风神。在他的自述中,白石老人不无感慨“到此境界,才明白前人画谱选意布局和山的皴法,都不是没有根据的”。
  在创作上,白石老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神俱到”,他曾坦言自己的画作“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将远游期间的山水写生稿整理后撷出50余幅编成《借山图册》。在我们研究白石山画时,这50余幅《借山图册》是极其重要的参考和例证。白石老人一生的山水创作都未曾离开这50余幅作品的基础和原形,也就是说均是以这50幅作品衍生演化、脱胎而成。任何一幅真迹山水都带有这50余幅《借山图册》的影子。
  他画山水是大写意的,是“写”“大意”的。但这个“大意”在白石老人笔下却是极其准确而抽象、概括化的。有时他画远山,两个山头加起来也不超过五笔。但就是这五笔却能将山的远近虚实以及明白地理环境表现得哈到好处而没有丝毫的“过简”之感。
  白石老人对纸的要求很高,对不渗水的纸一般不用,对册页的纸性要求更是严格,这也是他画册页少的原因之一。
  我有一个大胆推断:白石老人在册页上创作对纸张的要求几乎苛刻。为了保证纸张与笔墨的协调性,他的创作是“职业标准”的。我们常在边跋中看到白石老人因试纸而影响绘画水平的发挥而感慨。他在创作山水画特别是山水册页时,从不用自己不熟悉的纸张,而且是不在册页上画,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册页,都是白石老人画在纸片上,由藏家自己装裱成册的。  白石老人用纸多用生宣,山水用纸为“料半”,是一种吸水吃墨很强的纸。此纸极易表现水痕墨韵,故画中墨团无论多黑,白石老人都能让黑中有层次。再者,白石老人的山水画不是“画”而是“写”出来的。
  白石老人的书法之好,在中国近现代画家中是少有的,好得让我再看白石以后“画家”们的字款简直不好恭维。
  白石老人专临“爨龙颜碑”,后学“郑文石碑”,五出五归后又学李北海、何绍基、金农和“天发神谶碑”。他的绘画成就如此之高是与他的书法水平高密不可分的。古往今来,大画家没有一个不是大书家,董其昌、八大山人、齐白石无不是这样的人物。
  他的字,气魄雄强而峻朗、舒峭,但不失拙意。他擅使长锋,故可以充分利用笔锋吸水墨多的特点,气贯而神完,一气呵成。由于有好的书法根底,在白石老人的作品中,几乎没有经不住推敲的线条,他的线条质量表现在:
  绵而挺。“棉里裹针”、细中寓柔、柔中见刚:
  润而满。不滞、不滑,骨力洞达却将霸悍之气藏于水墨之间不露痕迹:
  雄而强。他的字款在所有的转折处都是留得住笔、留得住墨的,特别是他书法线条的过渡,如锥画沙般的笔锋似乎能把纸切开。
  他的飞白也极有个人气质,特别是他的“撩笔”,峭拔中虽然略带习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本站章程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8 -2010 汉唐书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93847号-1 
总部:中国·北京 事业发展部:广东·惠州  联系电话:0752-2356123 邮箱:zhsh5000@163.com
中国文明网